为“决胜满堂彩、谋划开门红”,县委决定在全县深入实施干部队伍建设“四大行动”。旨在提振信心、树强雄心,全面塑优干部形象、营造奋进氛围,加速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渠县建设崭新局面。对此,自己将不断学习,抛弃“差不多”,努力走在前。
其实,“差不多”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。很多人学习上一知半解、浅尝辄止;工作中只求过得去,不求过得硬,满足于应付了事;生活中粗心大意、随意拖沓等等表现,都是“差不多”心理使然。“差不多”心态看似没有什么大碍,但是若干个小的“差不多”,集中起来就会导致“差很多”,1%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%的错误,正所谓差之毫厘、谬以千里,上错一点、下错一片,长期下去对工作对事业不利、对自身成长不利、对单位形象也不利。“差不多”现象本质是一个态度问题,与能力基本无关,但与一个人的品行、性格、习惯有关。鲁迅先生曾专门批评过“马马虎虎”现象,胡适先生还写过一篇寓言故事叫《差不多先生》,这位“差不多先生”十字常常写成千字,千字常常写成十字,最终因为找错医生而一命呜呼。故事虽然滑稽可笑,但其处事方式,至今仍是不少人的写照。世界上的事最需要“认真”,也最怕“认真”,而我们卫投公司最讲“认真”。所以,一定要继续和传承好这一优良作风,强化精品意识、细节意识,时刻拥有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的理念,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地对待工作的习惯,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,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,要做就把一件事做到极致,把“严细实”要求贯穿工作中的全过程,切实做到“文经我手无差错、事交我办请放心”,自觉杜绝“差不多”,追求最完美。
在追求完美结果的同时,我们还应把握急事缓办、缓事急办的节奏。所谓“急事”往往是突发事件、紧急事件、影响全局的事,让人措手不及,无法选择、不能回避。人的一生,遇急遇险在所难免,能够坦然面对,急事缓办、缓事急办才是大智慧。急事急办可能会忙中出错,急上加急就会错漏百出,难以弥补。急中生智也是有的,但可遇不可求,急中生智是超常态,急中失错才是常态。所以说,很多急事反而急不得。急事缓办体现的是一个人沉着冷静、深思熟虑的智慧、勇气和应急能力,遇到急事要赶不要急,应当冷静思考、从容应对,不急于表态,不随便答复,考虑周全后再去妥善办理。所谓“缓事”,是指常规性、日常性事务或者预先知道需要做的事,都是你必须做的职责内的事,类似公司统计报表、物料收发记录、会议纪要等等,有的人往往认为这个事是一周或者一个月以后的事,现在不用着急,以后再说,最后缓事都变成了急事,时间一到,然就措手不及,弄得一团糟。缓事急办显示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、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,对缓事要有计划,抽空及时做,不要拖延,要事先安排,以免临时抱佛脚,忙乱而又得不到好结果。
“决胜满堂彩、谋划开门红”,事关全县尤其是公司的发展大局,一定要在此次行动中,忠诚干净、务实担当、服务高效、奋力争先,笃定争先志、拼抢新赛道,努力向交出一份满意的高分答卷!
周琳